搜索
收藏
安徽阜陽潁東區:推動榜樣力量走進千家萬戶
時間:2025-06-20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劉洋
“我不敢走,我怕別人掉下去。”5月22日,在一個下著暴雨的夜晚,安徽阜陽城區一處下水道口被沖開,阜陽女子程飛群跌落窨井被王賽賽救出。程飛群獲救后拭去淚水,撐開雨傘,在沒過膝蓋的積水中站立了兩個小時,站在窨井旁邊提醒路人,只為守護他人的安全。
阜陽市潁東區雨中“攔窨救人”這一感人故事經各類媒體廣泛傳播后,迅速在全網引發熱烈討論,瀏覽量上億次。那么,把這份源于凡人善舉的溫暖與感動宣傳好,使之轉化為引領社會風尚的持久力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阜陽市潁東區委宣傳部和潁東區委講師組精心組織,深入挖掘先進事跡中蘊含的精神力量,同步推進思政課建設和黨的理論武裝工作,將先進事跡報告會打造成震撼心靈的思政宣講課。充分借鑒“理論宣講趕大集”的成功經驗,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精神內涵,提煉出宣講主題,在此基礎上打造多元化、分眾化、互動化的立體宣講,使宣講內容與不同受眾產生強烈共鳴,有效提高了宣講的實效性。
多元宣講,共鳴無限。突破傳統單一的宣講模式,構建了“親歷者+宣講員”的立體宣講團隊。在宣講過程中,程飛群那句質樸的“我不敢走,我怕別人掉下去”,與王賽賽“救人只是本能反應”的質樸表達產生情感共鳴,避免了照本宣科式的宣講,讓宣講既有情感溫度又有思想深度。
事跡報告,理論升華。在展示真實視頻影像、重現感人場景的基礎上,宣講員胡悅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深入剖析這一事件的價值,將個體的善行轉化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文明符號,把感性事件提升到理性思考的層面,讓聽眾既受感動又受教育,既有所思又有所共鳴。
因地制宜,分眾互動。在面向黨員干部宣講時,著重講述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在東平社區開展宣講時,側重于講述鄰里互助的社區溫暖;在學校進行宣講時,增加了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內容聚焦于青少年價值觀的培育。通過分眾化、互動化的宣講形式,進一步提升了宣講的質量和效果。
此次先進事跡系列宣講報告會覆蓋黨員干部、社區居民和青少年學生三大群體,在全區范圍內迅速掀起學習先進、崇尚模范的熱潮。下一步,潁東區將繼續深化宣講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善于講故事的基層宣講“輕騎兵”;拓寬宣講覆蓋范圍,推動好人事跡宣講不斷走進更多的機關、學校、企業、鄉村、社區,讓好聲音傳播得更遠;創新宣講方式方法,持續探索理論宣講和正能量傳播的新模式,推動基層理論宣講更加深入人心,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使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