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慶市潛山黃泥鎮:“土話”宣講 “聲”入民心
時間:2023-07-06 來源:“學習強國”安慶學習平臺 作者:劉丹丹
近年來,安徽省潛山市黃泥鎮通過組建本土宣講隊伍、打造“接地氣”宣講陣地、創新宣講方式,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深走實、入腦入心。
組建隊伍明確“誰來講”
黃泥鎮堅持以上率下、以講促學,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頭開展宣講,黨政領導干部落實理論宣講聯系點機制。
組織鎮村干部、老黨員、新鄉賢、身邊典型,組建“小喇叭”理論政策宣講服務隊,通過“聊家常、話農事、談鄉情”,用百姓話講身邊故事,用“鄉音土話”把黨的創新理論、惠農政策送到千家萬戶。
黃泥鎮“小喇叭”宣講服務隊成立以來,圍繞黨的理論政策、路線方針開展各類宣講260余場,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激發群眾投身鄉村振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宣講服務隊常態化開展集中學習,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將最新理論政策、工作要求及時推送共享,讓宣講員先讀懂弄通,在宣講時講得更清楚。
打造陣地落實“在哪講”
按照“打造主陣地、拓展微陣地、用好‘云’陣地”的思路,黃泥鎮不斷豐富載體,明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為宣講主陣地,每月至少開展2場理論宣講。
在微陣地拓展上,創新打造“議事小院”并掛牌,積極推出“午間小課堂”“鄉村夜話”等微宣講,“議事小院”接地氣,聚合力,以“拉家常”的形式議出村民的順心順意,也議出群眾的心聲和掌聲。截至2023年6月底,黃泥鎮掛牌“議事小院”23個。在“云”陣地運用方面,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引導群眾參與“指尖”學習,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創新形式解決“怎么講”
根據群眾需求開展宣講。針對不同受眾群體量身定制宣講內容,如在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時,面對老年人,重點宣講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面對新農人,推出農技培訓“田間小課堂”,著重宣講鄉村振興等“三農”知識;面對青少年,重點講偉大復興前景等。針對高齡黨員、行動不便黨員等特殊群體,結合慰問開展上門宣講,通過精細化、面對面服務,讓理論宣講更入人心、暖民心。
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宣講。以“有獎競答”“知識競賽”等活動形式開展主題教育宣講,通過座談會、鄉村夜校形式開展鄉風文明、移風易俗等宣傳,在宣講的同時收集意見建議,切實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評選活動,把“講”與“做”有機結合起來。
結合本土特色開展宣講。以千年古鎮的文化底蘊為依托,積極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組織編排大鼓書、“三句半”、歌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防溺水宣傳教育、防養老詐騙等融入其中,寓教于樂,激活本土非遺文化,實現文化傳承和理論宣講的“雙向奔赴”,提升理論宣講的吸引力、感染力。
理論潤心田,宣講促實干。近年來,黃泥鎮通過理論政策宣講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根植于鄉間沃土,文明之花開遍鄉野,助推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繼續壯大宣講隊伍,發揮陣地作用,探索理論宣講新模式,讓理論宣講既符合時代要求,又滿足基層群眾學習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黃泥鎮黨委書記方根旺說。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