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 · 黨代表說”廣播電視宣講(二十七)
時間:2022-12-01 來源:安徽廣播電視臺 作者:
編者按
橙黃橘綠,丹桂飄香;九州同慶,四海歡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6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開。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黨代表說”廣播電視宣講,邀請安徽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分享親身經歷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大會盛況,分享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的報告的心得體會,分享見證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深刻感悟,分享展望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宏偉藍圖轉化為美好現實的堅定信心,著力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合到崗位中、體現到行動上、具體到實踐里,滿懷信心豪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安徽力量。
從11月1日起,“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黨代表說”廣播電視宣講,在“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總書記思想在安徽”頻道,安徽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FM103.6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18:00及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相關欄目播出,可通過“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學習強國”APP——電臺——聽廣播——安徽之聲、安徽衛視ATV客戶端——直播——廣播——綜合廣播、安徽衛視在線收聽收看。
弘揚企業家精神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黨的二十大代表潘道偉,現任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今天由我來宣講“弘揚企業家精神,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感到心潮澎湃、充滿力量。報告從十六個方面總結概括了十年來的偉大變革,擘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作為民營經濟領域的一名黨代表,結合近期個人學習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做個分享。
一是企業發展迎新機。報告再次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并首次明確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字里行間為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標志著我國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拿穩接好歷史的接力棒,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二是營商環境暖人心。安徽省委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把市場主體需求作為第一信號,全面部署“一改兩為”,制定實施“十做到”“十嚴禁”正負面清單,打出一套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切實為企業發展紓困解憂。我所在的城市蕪湖,圍繞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人民城市目標,創新“1%工作法”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以“暢聊早餐會”形式在全國率先形成以一頓早餐開啟政務對話、服務企業的新氣象,實施“紫云英人才計劃”等招才引智新模式,讓我們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溫暖和“雨中打傘”的貼心。
三是創新精神促發展。報告強調,創新是第一動力。民營企業作為一支重要力量,要勇于在創新發展中乘風破浪。以三只松鼠為例,公司依靠銷售模式的創新迅速實現營收從0到百億的跨越,開創了一個互聯網堅果品類。未來,要想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就必須堅定不移走產業模式創新之路,充分發揮“鏈主”優勢,積極轉型制造、聯動一產,延伸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進而實現“世界堅果看中國,中國堅果看安徽”的產業夢想。
四是大食物觀拓市場。報告指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堅果是一種典型的樹糧,富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健康價值極高,對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三只松鼠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從“實”出發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拓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方向路徑,聯合合作伙伴在云南、廣西、安徽、江蘇等地區建立堅果原材料種植基地,持續強化科技研發和品牌力打造,加快推動我國食品消費結構由“吃得飽”“吃得好”向“吃得營養”“吃得健康”轉變。
風正帆揚,奮楫爭先。報告為我們走向未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標,明確了要求,描繪了藍圖。我們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主動擔當、積極作為,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奮力推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讓堅果和健康食品普及大眾,共同繪就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營經濟壯美畫卷!
宣講代表
潘道偉同志,現任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董事會秘書,共青團蕪湖市委副書記(兼職),黨的二十大代表。八年來,積極探索融合企業文化、適合互聯網企業特點的黨建工作體系,實施“三亮工程”,組建“火山突擊隊”,組織“黨員面對面”交流會,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雙贏共促,榮獲“第十二屆蕪湖市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在企業黨委班子的帶領下,2019年,三只松鼠全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2021年,三只松鼠黨委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行編輯:柏堯